短跑作为田径运动的基础项目,在中国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和系统的运动员培养体系。为科学评估运动员水平、促进竞技体育发展,中国建立了完善的短跑运动员等级划分制度。该体系主要分为国际级运动健将、运动健将、一级运动员、二级运动员和三级运动员五个等级,每个等级都有明确的成绩标准。

国际级运动健将是最高等级,要求运动员在国际赛事中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男子100米标准为10.25秒(电计时),女子100米标准为11.38秒。运动健将级别要求在全国性比赛中达到优秀水平,男子100米标准为10.50秒,女子为11.80秒。
一级运动员是省级比赛中的优秀选手,男子100米需达到10.93秒,女子需达到12.33秒。二级运动员是地市级比赛中的佼佼者,男子100米标准为11.74秒,女子为13.04秒。三级运动员作为入门等级,要求男子100米达到12.64秒,女子达到14.04秒。
这个等级体系不仅为运动员提供了明确的奋斗目标,也为教练员制定训练计划、选拔人才提供了重要参考。值得注意的是,所有成绩都必须在正式比赛中取得,并经由相应体育行政部门认证方可生效。
随着中国短跑水平的不断提升,这个等级体系也在持续完善,近年来苏炳添、谢震业等优秀运动员的突破性表现,正在推动着等级标准的进一步优化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