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NBA比赛中,犯规判罚是影响比赛走向的关键因素之一。2020赛季,联盟对犯规规则进行了部分调整,旨在提高比赛流畅性和公平性。本文将从进攻犯规和防守犯规两个方面,解析2020赛季NBA的犯规判定标准。
进攻犯规的判定
进攻犯规是指持球进攻队员在进攻过程中对防守队员造成的犯规行为。2020赛季,裁判在判定进攻犯规时主要关注以下几点:
1. **冲撞犯规**:进攻队员在运球或上篮过程中,使用非篮球动作(如伸肘、顶膝等)主动撞击已建立合法防守位置的防守球员。
2. **带球撞人**:当防守球员双脚站稳、面向进攻球员且处于合理防守位置时,进攻球员直接冲撞防守球员躯干的行为。
3. **非法掩护**:无球进攻球员在掩护时移动、伸腿或用手臂阻挡防守球员,干扰其正常移动。
值得注意的是,2020赛季联盟加强了对"非篮球动作"的判罚,特别是进攻球员突然改变方向主动寻求身体接触制造犯规的行为,裁判更倾向于不吹罚防守犯规或直接判罚进攻犯规。
防守犯规的判定
防守犯规是指防守队员在防守过程中对进攻队员造成的犯规行为。主要判定标准包括:
1. **阻挡犯规**:防守球员未能提前建立合法防守位置,或在移动中阻碍进攻球员的前进路线。
2. **打手犯规**:防守球员在对手投篮、运球或传球时击打到对方的手臂或手部。
3. **推人犯规**:防守球员用手、手臂或身体推挤进攻球员。
2020赛季特别强调"垂直原则"的严格执行,即防守球员在篮下防守时必须保持身体垂直起跳,不能向前或向侧方倾斜侵犯进攻球员的圆柱体空间。
裁判判罚的挑战与改进
2020赛季引入了教练挑战规则,允许教练对特定的犯规判罚提出挑战。这一改变增加了比赛的公平性,但也对裁判的判罚准确性提出了更高要求。
总体而言,2020赛季NBA在犯规判罚上更加注重动作的意图和合理性,而非单纯的结果导向。这种变化旨在减少"投机性"犯规,让比赛回归篮球本质,提升观赏性和竞技性。
理解这些犯规判定规则,不仅有助于球员在比赛中做出合理的技术动作,也能帮助球迷更好地欣赏比赛,理解裁判的判罚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