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炎炎,游泳成为许多人消暑纳凉的首选活动。然而,看似清澈的水体可能隐藏着健康隐患。公共游泳池、湖泊、河流甚至海水都可能成为某些疾病的传播媒介。了解这些潜在风险,采取正确的预防措施,才能确保健康、安全地享受游泳的乐趣。

1. 胃肠道感染
水体中最常见的病原体包括诺如病毒、轮状病毒、沙门氏菌和大肠杆菌等,这些微生物可通过被污染的水进入人体,导致腹泻、呕吐、腹痛等症状。尤其是在公共游泳池中,如果有腹泻患者下水,就极易造成水体污染。
2. 皮肤感染
游泳池中常用的氯并不能杀死所有细菌和真菌。假单胞菌可引起"游泳者皮疹",表现为皮肤出现红色瘙痒的疹子。此外,足癣和体癣等真菌感染也可能通过游泳池周边环境传播。
3. 眼部感染
腺病毒引起的游泳性结膜炎(俗称"红眼病")是常见的游泳相关疾病。症状包括眼睛发红、瘙痒、流泪和有分泌物。隐形眼镜佩戴者风险更高,因为镜片可能吸附并聚集病原体。
4. 耳部感染
外耳道炎(又称"游泳耳")是由于水滞留在耳道中,造成细菌滋生而引起的感染。症状包括耳朵瘙痒、发红、肿胀和分泌物。
5. 呼吸道感染
军团菌可在温水环境中繁殖,如热水浴缸、温水池等。吸入含有军团菌的水雾可能导致军团病,这是一种严重的肺炎类型。
预防措施:
- 选择卫生条件良好的游泳场所
- 游泳前后淋浴冲洗
- 避免吞咽泳池水
- 佩戴泳镜和耳塞
- 游泳后立即更换湿泳衣
- 如有腹泻症状,避免游泳
游泳后若出现发热、腹泻、皮疹或其他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并告知医生最近的游泳史。
享受清凉的同时不忘保护健康,才能让游泳成为真正愉悦的体验。记住:预防胜于治疗,做好防护措施,远离水体传播疾病的风险。